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医院新闻 → 正文

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正文

一年援藏路 一生高原情

发布日期:2017-09-19    作者:宣传科 党淑尽 张瑛    来源:     点击:[]

一年援藏路 一生高原情

——记援藏医师、JDB电子官方网站骨一科主任医师胡景阳

蓝天、白云、皑皑雪峰,这里是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纯净之地。这里是心灵的圣地,是许多人向往的梦中天堂,但是对于一个要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援藏医生来说,现实却是艰苦的。抵达阿里的天路自古艰难,直到今天,阿里依然因为苍茫的雪山阻隔,远离藏区的热闹都市,隐匿在雪峰环峙中。

2016年6月28日,根据中组部、人社部关于第二批“组团式”医疗援藏人才轮换工作要求,骨一科的主任医师胡景阳接到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前往西藏阿里地区进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虽然去之前做了全面的体检,但是对于严峻自然环境所造成的高原反应,身体素质不错的胡景阳还是感觉吃不消。头痛、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各种高原反应症状都出现了,一路奔波下来,更是雪上加霜,血压上升,血氧下降。经过一周左右的药物治疗和休整,血压仍旧偏高,再加上肠胃反应的折磨,胡景阳心里连连叫苦。但是既然来了,按照他的性格,不做出一番事业他是绝不肯善罢甘休的。

胡景阳在述职汇报中表示,在阿里进行医疗援助的过程中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在工作生活中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我院争得荣誉,为阿里地区人民送去最真挚的关怀和最好的医疗服务。在援藏期间,从事骨外科疾病治疗多年,擅长创伤骨科、关节镜、矫形外科、脊柱疾患治疗的胡景阳被任命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外科业务主任,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技术顾问,陕西省第八批援藏党支部医疗小组委员,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内审专家,阿里地区医疗工伤鉴定委员会专家等。共计参加带教手术80余例,其中新技术、新项目20项,凡是不需要C臂支持的骨外科手术基本全面展开。这些手术,不管是在手术数量,还是在手术密度上,在当地都是前所未有的。除了每周一次的大查房、两次的读书报告,每月一到两次学术讲座外,还经常前往偏远地区参加各类义诊和培训授课,教会科室医务工作者书写简报及科普文章。一年来,荣获“优秀援藏干部”,第二批“组团式”医疗援藏优秀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师带徒”优秀导师,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突出贡献奖等诸多荣誉,胡景阳的医技医德受到当地医疗工作者及患者的高度评价。

摸着石头过河 克服种种困难开展工作

阿里地区民风淳朴,当地人民由于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虽然经济不像内地这么发达,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很深厚的。当地居民的先天性疾病很多,医疗条件差,很多疾病受到条件的限制,无法及时救治,包虫病尤其盛行。胡景阳所居住的地方是狮泉河镇,当地的居民喜吃风干牛羊肉,援藏的大部分同志并不适应,用胡景阳的话说“都是好吃的,咱们吃不习惯啊。”越是人高马大的人,身体好的人高原反应越是强烈,高原反应听起来陌生,可就在胡景阳抵达阿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严重困扰了他,为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便。

正式上班第二周,当地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胡景阳全然不顾各种高反的困扰,执意前往一线参加抢救,一直到凌晨才完成了最后一台手术,还是因为虚脱了,被同事们扶下来的。

“没有透视机,连个像样的观片灯都没有,更别说C臂了。”这是胡景阳对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的印象。现在很多外科手术都需要借助仪器辅助诊疗,眼前这陈旧的房屋、落后的基础设施让胡景阳不禁低声叹了口气,比起在JDB电子官方网站的优越条件这里的一切让他无所适从。除了日常的医疗工作,社会工作也很多,去各处下乡义诊宣教、科研教学以及全地区医务人员的培训,还有当地的伤残、病退鉴定,胡景阳一个都没有落下,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也很重视这些远道而来的专家,只要胡景阳能开展的业务都大力支持,尽量创造条件开展。

2017年4月,胡景阳所在科室一位职工的老父亲,由于腿痛卧床三个月,期间出现了肺部感染,住进了内科病房。胡景阳探望老人顺便询问了一下病情,作为一名老医生,直觉告诉他这不像是普通的腿痛,经过仔细检查这才发现老人是股骨颈骨折。当时由于长期卧床,老人已经出现了大面积压疮,低血钾、低血糖,血钾只有1.7mmol/l,各项生命体征均不太平稳。在这种情况下,胡景阳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将老人转到外科病房治疗,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为老人实施了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术后,经过两周的康复训练,老人又恢复了昔日的神采。

阿里的神山和圣湖是非常有名的佛教旅游景点,毗邻的教徒会在特殊的日子远程跋涉前来朝圣。据胡景阳介绍,当地的藏民一心向善,对人非常友善,待人热情。在这种浓厚的宗教氛围影响下,偶尔会遇见一些需要手术的患者要求在喇嘛选出的黄道吉日来安排手术,胡景阳也非常尊重当地的宗教和风俗,尽量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要求。

在阿里的这段时间,胡景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人才稀缺,当地人把援藏的同志都视为贵客,经常邀请大家到家中做客。藏民耿直热情,即使是在生病的情况下,也很难拒绝对方的邀请。当地人爱喝酒,但胡景阳医生时刻牢记自己身负的艰巨使命,很少沾酒,只喝甜茶和自己随身携带的茶叶,生怕耽误了工作。

援藏情 医患情

作为JDB电子官方网站的援藏医生,胡景阳深知责任重大。在他来之前,很多病人因无法救治要转到拉萨去治疗,自从他来了之后,没有一个病人因为医疗技术的原因转院的。曾经有一位患者,如果转诊去拉萨,可能在转运过程中病人会加重。在阿里做手术,由于没有透视机,需要冒风险。看着患者渴望的眼神,想着漫长的转诊路途,胡景阳决定将患者留下来,经过周密的准备,胡景阳医生坚持为病人做了手术,最终使病人转危为安。手术做完后,家属握着胡医生的手说:“医生,真的是非常谢谢你,没有你及时给他做手术,现在真不知道怎么样啊。”目前,胡景阳已经为多位这样的病人做了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胡景阳来到阿里后,以他精湛的医术已引了许多病人,在早晨交完班后,经常有病人找他看病。有时在休息的时候,也有病人赶到宿舍找他看病,对于这些病人,他都热情接待,认真诊治。有一例踝部骨折脱位并骨骺分离的小儿,通过在医院的亲戚找到了胡景阳。这类手术非常复杂,在阿里地区从未开展过,在内地也只有综合性大医院才能开展,此外对于小儿麻醉要求也非常高。外科主任知道胡景阳可以开展此类手术时,全力配合胡医生成功完成了该手术。病人家属说,如果我们去拉萨做手术,花费高不说,还延误病情,护理起来也不方便,现在阿里能做这个手术真是太好了。该患者治疗之后又吸引了多位这样的病人前来就诊。

援藏以来,胡景阳已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开展了许多第一例的手术,特别是开创了关节外科、小儿骨科以及复杂创伤治疗的先河。在即将结束援藏的时候,有许多病人找到胡景阳要求手术,有的时候,胡景阳天天在手术台上工作。因为过于劳累,有一次胡景阳在做完手术后出现了严重的缺氧反应导致晕厥,血氧饱和度只有80%,这是一个要昏迷的血氧浓度,幸好是在医院,通过吸氧和应用改善血供等药物后才转危为安。这也使医生和病人深受感动,病人通过送锦旗,写感谢信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他带的两个徒弟现在都是外科副主任,其中贡桑明久还兼任急诊科主任,他们说:“自从胡老师来了后,会诊了几百例病人,做了80多台择期手术、50多台急诊手术、骨折脱位复位50多人次,其中很多是开创性的工作。他为我们制定和完善了许多操作规程,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骨科病人的数量明显增加,有时发展到一个星期每天都有骨科手术,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虽说胡老师马上就要结束援藏工作了,可还有很多病人还在等着他做手术。胡老师在这里非常辛苦,但他非常愿意为这些病人服务,这真的是为病人着想,援藏的好医生啊。”

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援藏的时间是短暂的,但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理念,在平时的工作中,胡景阳特别注意传帮带,也经常进行大课和小课的讲授。当地医生有什么问题,他总是非常耐心地解答,查房时对每一类的疾病都会做详细的讲解,在手术中更是手把手的帮教,以此来增加当地医生的理论和操作能力。在他的帮助下,两位徒弟现在都能独立完成一些常见的骨外科手术,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的骨科水平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在胡景阳援藏期间,适逢阿里人民医院创二甲,给全院医护人员上课,组织策划应急急救演练,协助开展病历书写规范工作,受邀作为内审专家检查、指导外科系统工作,对新引进的人才进行面试以及考核。没有设备就带着大家凭着经验和现有的条件制作工具来完成手术,把风险留给了自己,把健康还给了病人。

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结束了,回望过去的一年,胡景阳显得有点依依不舍。“一年的时间很长也很短,我来这里真实地感受到了西藏人民的热情和淳朴,我将把这份热情和淳朴永远地留在心里,这是我永生难忘的。来到这里,我最高兴的是两件事,一就是我为高原病人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一点事情;第二就是我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了当地医生,现在他们能做很多手术了,我非常高兴。”

在返程途中,遇到了空中管制,一波三折,一颗心上上下下的,怀揣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阿里的患者和同事们的牵挂,8月10日晚终于安全抵达家乡。

2016年7月2日进入阿里,2017你8月10日晚上回到医院,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要么看病,要么就在做管理工作。18名援藏同志里面胡景阳获得了大量的荣誉,还曾收到马来西亚患者送的锦旗,用胡景阳的话说:“这一年虽然很辛苦,在当地医院受到了职工和领导的认可,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欣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