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医院新闻 → 正文

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正文

“渭南青年名医”、JDB电子官方网站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侯江红

发布日期:2021-03-23    作者:宣传科 刘盼    来源:     点击:[]

渭医风采 | 用“心”诠释 “医”路向前

---记 “渭南青年名医”、JDB电子官方网站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侯江红

“陕西省卫生系统共产党员百名技术标兵”、“渭南青年五四奖章”、“渭南青年名医”、“JDB电子官方网站十佳青年医生”、“心内科女超人”……在身边众人的眼中,侯江红身上有很多鲜明的标签。然而面对诸多的荣誉,她仅淡然处之。从医十九年,她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综合性临床诊断治疗技能;为每位心脏病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人文关怀也从未松懈;培养年轻医生不遗余力,带领整个科室团队披荆斩棘,一路向前,用“心”诠释着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

“胸痛”的守护者

在JDB电子官方网站经常会有胸痛患者急诊,为使更多的胸痛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医院进一步推动胸痛中心建设,侯江红被任命为胸痛中心的协调员。“心脏病来得急,有的病人没有必要的常识,甚至有些急性心梗患者被送到医院,不相信自己是心梗或者犹豫是否手术而耽误了急救时间,造成患者心功能恶化甚至死亡。”侯江红说,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很遗憾。

自从负责胸痛中心工作,侯江红全年365天无休息无节假日,制定、收集大量资料,深入基层,建立胸痛救治联盟群,帮扶基层医生对胸痛患者的规范诊治,每天24小时处于急诊应急状态,带领心内科医护介入团队奋战在救治患者的第一线,积极开展胸痛中心建设工作。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了医疗费用,使患者受益。

经过多年来努力,胸痛患者的救治率得到大幅提升,近日救治的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发24分钟内接诊,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堵塞血管开通,用时21分钟。病人从发病到救治完成仅仅用了45分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被救治,远远低于国际的90分钟救治标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到一个个生命被救治,侯江红很欣慰。

跟死神抢时间的医生

查房、坐诊、手术……熟悉侯江红的人都知道她工作起来像个“拼命三娘”,不知疲倦,心里只装着工作、装着病人。这些年,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半夜起来赶到医院做急诊手术,几乎没有按时下班回家过,顾不上吃饭休息成了她生活中的常态。

“能救活一个人生命的人叫英雄,能救活上百人生命的人是医生。”她毫不掩饰自己对医生这个身份的尊重。从医19年中,侯江红接触了数不清的急性心梗患者,挽救过上百位危、急重患者的生命。许多几乎被判“死刑”的患者“死而复生”获得了重生的机会,给患者家属送去了重聚的希望和欣喜,她是患者及其家属眼中的救命恩人。

侯江红告诉笔者,“这些年中国心脏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而患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拿心肌梗死来说,将心肌比作庄稼,血管比作水渠,水渠不通,庄稼就会枯萎直至死亡。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心肌坏死后不能恢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救治是极为关键的,而她也成为了跟死神抢时间的医生。

精于医术 带领团队“医”路向前

责任和担当的背后,凝结着无数辛勤的汗水。2012年侯江红在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进修,同时攻读了西安交通大学在职研究生并取得了硕士学位,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介入手术操作技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她参加国家十二五、十三五“H型高血压”课题研究,现已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10余篇,其中SCI论文1篇。

对冠心病介入诊疗、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衰的诊治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颇有研究。在李军农主任指导下,已开展冠状动脉内血管超声检查、冠状动脉内旋磨技术、起搏器主动螺旋电极植入技术等。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及临时起搏器植入术5000余例,完成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100余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200余例,救治急危重症患者1000余人次。独立完成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手术400余例,对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心血管内科的二线医生及规培带教老师,侯江红注重对年轻医生及规培学员、实习学生的培养,采用多种多样的带教方式提高年轻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带教学生100余名,培养了各类医学人才。

身穿铅衣的“护心人”

穿上铅衣,戴上铅脖,套上手术服,这样的动作侯江红几乎天天都在做,而介入科也成为她工作中的重要“战场”。

心内科手术有快有慢,全凭患者病情决定。情况好的,医生速战速决,不到半小时可以搞定,棘手的则要花上几个小时。而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工作中面临挑战不仅来自于手术本身,身上30多斤重的铅衣对于医生自身也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心脏介入手术过程中的辐射量很大,手术时,需要穿着30多斤重的铅衣在造影下做,侯江红手术最多的时候一天排二十多台,常常穿着铅衣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手术结束在凌晨以前是常有的事,全身湿透。可对侯江红来说,选择这条路,从没有后悔过。“每次拼尽全力救回一条鲜活的生命,那种从医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样的感受成为侯江红坚定走下去的最大勇气。

家庭中的“不称职妈妈”

侯江红的大女儿已经上初中了,小女儿也上了小学,提起对孩子的照顾和陪伴,侯江红很愧疚地说:“大女儿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批阅家庭作业,由于工作的原因没有给孩子批阅,被老师训了。小女儿上小学由于受疫情原因在线上开家长会,刚上线手机就响了,科室同事询问工作的事情,等挂完电话,再进群开家长会时,家长会已结束。”说到这,侯江红无奈地笑了笑,而像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她身上还有很多。

二女儿刚开始识字,每当侯江红的手机响起,二女儿看到手机来电只要有个心字,就很着急,因为她知道妈妈要去工作了。每次侯江红急急忙忙出门,两个孩子在一边调侃工作繁忙的妈妈,一边不舍地送妈妈出门。

“干我们这个工作的,一天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这么多年下来,家人成为她工作的强大后盾。说到这,侯江红说,“很谢谢他们。”

采访中,侯江红的电话又一次响起,来了一位心梗患者。她接完电话紧接着打了几通电话开始布置术前工作,她回转过来有些抱歉地说要去介入科。在去往介入科的路上,她说:“我们这个职业就这样,忙是常态,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只要电话来就要立马出发,会累,但是当你热爱它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快乐。抱歉,咱们回头再聊”。侯江红边说边匆匆进了介入科。